第一章:概述
第一章命题重点
- 操作系统的概念、基本特征和功能,并行性与并发性。
- 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,命令接口和程序接口。
- 用户态与核心态,中断和异常,系统调用。
并行性与并发性
并行性
和并发性
是既相似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。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。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。
在多道程序环境下,一段时间内,宏观上有多道程序在同时执行,而在每一时刻,单处理机环境下实际仅能有一道程序执行,故微观上这些程序还是在分时地交替执行。操作系统的并发性是通过分时得以实现的。
操作系统的特征
- 并发
- 共享
- 虚拟
- 异步
其中并发和共享是两个最基本的特征,二者互为存在条件。
操作系统的功能
负责进程控制、存储管理、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、进程通信,以及向上层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些可调用的系统接口(命令接口、程序接口和GUI)。
操作系统的接口
用户态与核心态
在计算机系统中,通常运行着两类程序:系统内核程序和应用程序,为了保证内核程序不被应用程序破坏,为计算机设置了两种状态:核心态(也称为管态)和用户态(也称为目态),内核程序在核心态运行,而应用程序只能在用户态运行。
系统调用如图所示:
中断和异常
中断的本质:将CPU的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,因此中断发生后CPU状态需要转为核心态。
中断处理和子程序调用的区别
子程序调用是程序设计者事先在主程序中安排一条调用指令CALL,子程序的调用时间是固定的。主程序调用子程序的过程完全属于软件处理过程,不需要专门的硬件电路。
有中断请求时,先由中断隐指令完成中断前程序的状态保存,主要工作有:
关中断
保存PC, PSW(由硬件完成。注:子程序调用是不需要保存程序状态字PSW的。)
根中据断向量引出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(即中断处理程序,属于操作系统内核) ,通用寄存器的保护由中断务程序完成。当中断服务程序运行结束后再开中断。
系统调用
重点掌握
- 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系统调用?
- 系统调用的过程?
什么时候进行系统调用?
系统中的各种共享资源都由操作系统统一掌管,因此在用户程序中,凡是与资源有关的操作”(如存储分配、进行I/0传输以及管理文件等),都必须通过系统调用方式向操作系统提出服务请求,并由操作系统代为完成。系统调用按功能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:
1 | 设备管理。完成设备的请求或释放,以及设备启动等功能。 |
理解: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进程的操作,必然需要通过系统调用请求操作系统代为完成.